www.fgks.org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341

Page 1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十日 星期四

第三四一期 世學刊字第二五一號 中華民國六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創刊

◎社址/台北市木柵路一段十七巷一號 ◎電話/○二二二三六八二二五 ◎指導老師╱陳澤美、江信昱 ◎社長╱邱毓云 ◎總編輯╱蔡佩珈 ◎總研發╱李明媚 ◎總經理╱蔡昕霈

相關新聞刊二版

雙語計劃 師生擔憂

相關新聞刊三版

生理用品 免稅惹議

相關新聞刊四版

花車舞者 扭轉形象

N

L

O

G

新聞人報社

諮商資源限制多 消防員壓力難紓解 勤務單位協調配合 建立專屬三級系統 4 月 2 日台鐵 408 次太魯閣號發生翻覆事故,花蓮 今年縣、台北市與新北市等消防大隊,夜以繼日投入救災行 動。為協助民眾脫離困境,消防員須近距離、長時間停留災 害現場,卻使他們身心暴露於巨大壓力之下。然而,目前消 防員可使用的心理輔導資源不僅散落在各縣市,也未建立完 整制度追蹤消防員身心狀況,成為他們排解心理壓力的困境 之一。

災後陰影 恐釀創傷 曾任新北市消防局第三大隊 龍源分隊的隊員戴誌毅入行超 過 15 年,過 去 投 入 八 仙 水 上 樂 園 粉 塵 爆 炸 事 故( 以 下 簡 稱 為 八仙塵爆)、沙崙海水浴場命案 及台南維冠大樓倒塌等重大救 災 行 動。 在 八 仙 塵 爆 中 擔 任 救 護 總 指 揮 官 的 他, 回 想 起 當 時 情形,「一切都還歷歷在目」。 八仙塵爆救災現場遍地哀嚎, 500 多 人 受 傷、近 50 人 倒 地 無 法 行 動, 當 時 共 啟 用 100 台 以 上 救 護 車 運 送 傷 患。 戴 誌 毅 回 憶,受限於八仙樂園地理環境, 1 次只容許 1 台救護車出入,導 致來自各地的救護車全堵在八 仙 樂 園 出 入 口, 無 法 進 入。 於 是, 他 與 另 一 名 高 級 救 護 技 術 員,緊急在出入口處設置第三大 量 傷 患 處 理 區, 將 所 有 傷 患 搬 運 至 園 外 處 理, 才 得 以 快 速 消 化傷患。 救災結束後,戴誌毅與消防同 仁的心情久久無法恢復。他說, 即便許多人早已回到消防局待

命,仍無法好好休息,只能透過 網 路 社 群 分 享 救 災 心 情, 抒 發 出勤後的心理壓力。 戴 誌 毅 坦 言, 八 仙 塵 爆 帶 來 的陰影,讓他開始排斥人潮眾多 之處,也總認為四周充滿危險, 下意識在心中設想災難發生時 的 應 對 處 理。 甚 至 透 過 家 人 談 話 才 得 知, 自 己 救 災 後 長 時 間 出 現 說 夢 話、 磨 牙、 易 暴 怒 及 摔物品等行為。 據消防員工作權利促進會資 料顯示,台灣消防員罹患創傷後 壓 力 症 候 群(PTSD)的 盛 行 率 達 到 9.2%,壓 力 源 可 能 來 自 社 會事件、重大救災、同僚殉職、 家庭及工作壓力。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副 理 事 長 羅 惠 群 指 出, 一 般 而 言,PTSD 患者可能出現睡眠困 擾、反覆做惡夢、經常出現災難 畫 面 及 情 緒 不 穩 定 等 問 題。 若 消防員罹患 PTSD,卻無法有效 獲 得 情 緒 紓 解, 將 導 致 工 作 情 緒 不 佳, 影 響 出 勤 專 注 度 及 專 業 表 現, 大 大 增 加 救 災 現 場 的 危險。

輔導方案 意願低迷 若想避免消防員結束大型救 災行動後,產生過高心理壓力, 應在第一時間關心消防員身心 狀 況, 以 降 低 罹 患 PTSD 的 可 能性。然而,消防員目前僅能使 用消防局提供的團體諮商輔導, 或 各 縣 市 政 府 設 立 的「 員 工 協 助方案」(EAP),並無專屬心 理諮商管道。 經歷重大救災事件後,消防局 多與民間團體合作,提供消防員 團體諮商輔導。但戴誌毅認為, 在眾人面前坦承心理問題並不 容易,且事後須繳交心得報告, 變 相 成 為 消 防 員 的 負 擔, 影 響 參與輔導意願。羅惠群也指出, 心理諮商師與病患間的信任需 長 期 培 養, 因 此 講 座 形 式 的 團 體輔導課程,成效更受限制。 消防員平常可使用的心理輔 導 資 源, 是 各 縣 市 政 府 人 事 室 設立的員工協助方案(EAP)。 EAP 為 一 套 運 用 於 工 作 職 場 的 方案,目的為發現並協助員工, 解決可能影響工作效能的個人 問 題。 以 新 北 市 為 例, 新 北 市 EAP 提 供 消 防 員 每 人 每 年 4 次 心 理 諮 商 服 務, 每 次 以 1 小 時 為 原 則, 服 務 時 間 為 每 週 一 至 五的早上 9 時至下午 5 時。 然 而, 消 防 員 做 二 休 一 制 度 及 執 勤 時 間 不 確 定、 需 隨 時 待 命 的 特 性, 導 致 EAP 對 他 們 的 幫 助 十 分 有 限。 消 防 員 權 益 促 進 會 秘 書 長 朱 智 宇 解 釋, 由 於 消防員工時長、休假少,利用休 息時間進行心理輔導的意願低 落, 因 此 難 以 與 政 府 心 輔 機 構 有效配合,即便多數消防員了解 EAP,仍無法彰顯其輔導效果。 EAP 若 能 在 消 防 員 勤 務 過 於 繁忙時,配合其工作時間,則有 望提高使用意願。戴誌毅建議, EAP 應 視 情 況 規 劃 心 輔 資 源 使 用 的 優 先 順 序, 第 一 時 間 安 排 現 場 救 災 人 員 進 行 輔 導, 降 低 心 理 問 題 產 生 的 風 險, 也 為 權 宜之計。 戴誌毅強調,「消防員目前很 需 要 專 門 的 心 輔 體 系 」。 他 以 警政署所設立的心理輔導室「關 老 師 愛 心 園 地 」 為 例 說 明, 該 心輔體系將警察壓力劃分三級,

▲消防員長期暴露於災害現場,身心負擔極大壓力,因此建立專屬諮商 機制,十分重要。 圖片來源/ Pixabay 分 為 初 級 事 前 預 防、 次 級 事 中 危機處理、三級事後追蹤處遇, 並提出因應策略。他認為,消防 員的心理問題正日益擴大,應依 照 其 工 作 內 容, 建 立 屬 於 消 防 員的完善輔導機制。

預防病症 日常做起 在消防員輔導機制尚未建立 的 階 段, 消 防 單 位 積 極 協 助 顯 得 十 分 必 要。 無 論 是 調 整 消 防 員職務內容、團隊間相互照應、 增 加 個 人 休 假 時 間, 皆 為 政 策 規劃不力下的緩兵之策。不過, 羅 惠 群 指 出,「 心 理 病 症 的 治 療,需透過系統性的解決。」因 此,對於易受精神、心理創傷的 消 防 員 而 言, 推 動 三 級 輔 導 制 度刻不容緩。 羅惠群指出,「從周圍做起」 是消防員三級輔導制度的根本。 在 初 級 預 防 中, 消 防 員 可 以 個 人、家庭、健康、工作、生涯規 劃為指標,進行自我評估,培養 自我覺察能力,而身邊長官與同 僚 需 適 時 從 旁 關 懷。 次 級 則 在 消 防 員 出 現 焦 慮、 恐 慌 等 中 度 症 狀 時, 透 過 消 防 單 位 轉 介 至 輔導機構,予以調節身心。若出 現自我傷害,對工作、生命產生 危害,便暫停職務、強制送醫, 服 用 藥 物 治 療, 作 為 第 三 級 應 對措施。 消防員長期以來扮演既強壯 又 堅 強 的 角 色, 導 致 他 們 習 慣

壓 抑 與 控 制 情 緒 波 動, 在 慢 性 壓 力 反 應 與 PTSD 中 掙 扎。 因 此,羅惠群說明,輔導消防員有 別於一般民眾,須打破「消防員 不能懦弱」的印象,才能針對消 防員身心狀況,給予合宜治療。 羅惠群進一步指出,大眾必須 放下對消防員抱有的英雄主義 及性別框架,並建立「心理疾病 等同於一般病症」觀念,理解消 防員遭受的身心創傷,使他們對 心理輔導、就醫治療不再卻步, 進而建構出健全的三級輔導制 度和友善諮商空間。 衛 生 福 利 部( 以 下 簡 稱 衛 福 部 ) 在 太 魯 閣 號 事 故 後, 規 劃 「0402 台鐵 408 次列車事故心 理健康計畫」,作為本次救災人 員聯繫當地衛生局的專責窗口, 安排免費心理諮商與轉介就醫。 但衛福部約聘副研究員紀皓仁 坦言,計畫因各地宣傳不足,無 法有效觸及多數參與救災人員。 為強化計畫執行,衛福部已發函 至各救災單位,落實計畫目標。 若要避免消防員一再承受心 理 衝 擊 紛 擾, 不 僅 政 府 需 慎 重 其事,羅惠群強調,心理素質日 常 建 立 與 預 防, 對 消 防 員 而 言 更是至關重要。他表示,在消防 工 作 中, 消 防 員 應 長 期 紀 錄 個 人 情 緒 與 關 係 狀 態。 瞭 解 自 身 狀況,不但有助於情緒調節,也 能增加值勤穩定度。 【主編/匡柔 記者/粘菀瑄、姚希亮、陳畇蓁】

■新聞人總編輯信箱:a107010083@mail.shu.edu.tw ■如有廣告業務,請洽新聞人報社蔡小姐 0929-779-008 ▓新聞人電子版,歡迎搜尋 Facebook 粉絲專頁「世新大學新聞人報社」。


聚焦校園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十日 星期四

教育部盼 40 校增全英課程 雙語師資未完備 學習成效難兼顧 實現雙語國家 大學全英課程將上路 教學配套完善嗎?

缺乏經驗 仍待培訓 為實現 2030 雙語國家政策,教 育部於今年 4 月公布「大專校院 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以下簡 稱雙語計畫),期望在至少 40 所 大專院校推動全英語課程,提升 大學生國際競爭力。但目前多數 大專院校面臨教師缺乏全英語授 課經驗、校內英語環境未健全等 狀況,成為雙語計畫推行時的一 大阻礙。 教育部在雙語計畫中規劃,40 所大專院校在 2024 年有 5% 大二 及碩一學生,至少修習 1 門全英 語 課 程。2030 年, 則 有 10% 大 二及碩一學生,修習至少 2 門全 英語課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專 員陳浩說明,此計畫希望學校針 對選修或通識課程,開設全英語 課程,必修科目則無強制規定。 藉由計畫的落實,使學生專業知 識跟上國際水準,並培養與外籍 人士溝通合作能力。 文藻外語大學校長陳美華強調, 精進教師全英語授課能力,有助 於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環境。然而,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暨副 教務長林子斌指出,多數教師雖 有國外留學經驗,卻不一定擁有 全英語授課能力,因此,教育部 在實施雙語計畫前,應先針對教 師進行分等培訓。

▲ 文藻大學校長陳美華認為,培養學生於課堂間使用英語的習慣,有 助於提升全英語課程品質。 圖片來源/ Pexels

台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自治聯 合協會理事黃子誠表示,多數大 專院校全英語課程比例偏低,以 陽明交通大學為例,110 學年度第 一學期大學部全英語課程僅佔總 課程數 5.95%,多數教師不僅要 調整授課方式,也需要額外花費 時間準備新教案,避免降低授課 品質,未必能配合雙語計畫安排 的時程。 此外,由於學生未擁有基礎專 業學科知識,若直接推行全英語 授課易導致學生無法消化課程, 因此陳美華建議,大專院校可依

學科難易度,開設全英語課程, 避免影響學生學習成效。舉例而 言,法律、半導體等專業領域, 便不適合立即開設全英語課程。 黃子誠補充,全英語課程的開 設,也須考量學科專有名詞是否 適合翻譯為英語。以「全民國防 教育軍事訓練課程」為例,「國 安鐵三角」、「三道防線」等國 防用語,翻譯後恐偏離原始詞彙 定義。 為使學生完善吸收課程內容, 林子斌進一步指出,教育部應循 序漸進實施雙語計畫,在推行全 英語課程的同時,也開設中文課 程,供英語能力較弱的學生作為 緩衝。3 年後再依執行成效進行後 續調整,是較為實際的作法。

建立習慣 提升能力

疫起遠距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世新大學宣布自 5 月 17 起,全面改為遠距線 攝影/陳韋彤 上教學,以減少師生外出危險。

若要確實提升大學生國際競爭 力,大專院校除實行全英語課程, 亦可藉增加外籍生、改變校內溝 通語言等方式,使英語充斥在校 園內。教育部也將提供補助,協 助各校落實雙語計畫。 台灣師範大學正規劃師資培訓 課程,訓練校內教師使用英語教 授專業學科,提升教師全英語授 課品質,吸引學生選修全英語課 程。林子斌指出,全英語教學模 式愈完善,愈能增加學生修習全 英語課程的意願。他提及,學校

為配合雙語國家政策,教育部將於 2021 年 9 月啟動「大專校 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下稱雙語化學習計畫),重視重點培 育及普及提升,4 年編列 25 億元,在至少 40 所大專院校推動全 英語課程,並選定雙語標竿學校、雙語標竿學院,在 2030 年目 標達成學校數 6 所、學院數 30 個。在短時間內推動令人質疑是 否有效,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學品質與配套措施都沒問題嗎? 教育部期待採用 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模 式全英語授課,全英上課的必要條件是教師有能力教、學生能夠 吸收。台灣的現狀是儘管教師精通學科知識、多有出國留學經驗, 但未必能使用全英將基礎知識完整教授,需要另外培養並加強英 文授課能力,重新安排教學方式、教材並嘗試修正都需要時間, 但雙語化學習計畫最快今年 9 月就要在部分大學上線實施,恐怕 過於倉促。 而學生能否吸收專業科目知識,攸關學生英文能力與對於該學 科的基礎認知。對於多數學生而言,大學專業學科知識與過去 十二年國教內容斷裂,學術名詞與相關專業要從頭學起,在缺乏 一定程度了解的情況下學習,恐將影響學習成效,如同小學階段 還沒理解代數概念,就要開始算雞兔同籠題目,徒增學生學習障 礙,讓大學階段培養專業人才的功能大打折扣。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但當校方進行發展規劃時,學生的聲音卻 鮮少被納入考量;推動全英語授課的同時,應考量學生的語言能 力與學習品質,理解學生對於全英教學的擔心與期待,進一步提 出配套措施進行補強。此外,現階段在國中小推動雙語教育目標, 是讓學生敢開口、了解英語是溝通工具而非學科,但到了大學, 這些價值目標全部消失,若學生上了全英課,卻不敢在日常中使 用,雙語國家政策的價值何在? 全英課程確實是吸引國際學生、進而提升國際化程度的原因, 國際競爭力也可以是大學推動雙語話的理由,但英語能力不可直 接與競爭力畫上等號,學生異質性與不同的發展規劃都該被一併 評估,申請到計畫補助很棒,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其中是否真有 得利。

並非英語補習班,教師應以全英語 口頭報告、課堂討論等方式,協助 學生理解授課內容,於課間養成英 語溝通的習慣。 除改變授課方式,陳美華認為, 提高外籍生比例,可讓學生在課堂 及校園生活中與他們互動,自然地 培養使用英語的機會,不僅使校園 環境更加國際化,更能維持學生良 好學習成效。此外,林子斌指出, 若學生與學校行政人員溝通時能 以英語進行,可逐步改變學生使用 英語的習慣。因此,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中心正針對行政人員開 設英語課程,提升職員英語溝通能 力,藉此落實全英語環境目標。

為推動全英語課程,教育部將 補助大專院校增聘具全英語授經 經驗師資,擔任英語授課指導顧 問,協助培訓全英語教學師資。 陳浩表示,教育部也將提供學生 必要語言培訓,使他們具備修習 全英語課程的基礎能力。 面對全球化的浪潮,英語成為 國際溝通的重要語言,陳浩強調, 全英語課程能讓學生擁有良好英 語環境,並有能力與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交流,培養國際競爭力。 陳美華進一步指出,打造完善的 全英語校園,不僅落實雙語計畫, 也更容易將台灣推廣至國際。 【記者/童建儒、詹詠淇】

「韓流」文化在台灣:粉絲的生活消費實踐 「你/妳最近文森佐了嗎?」為近期 韓迷互相問候的招呼語。韓劇《黑道律 師文森佐》成為熱潮,主角「宋仲基」 更成女粉絲每日關注的人物及溫飽的精 神食糧;2020 年元旦萬眾矚目的韓國 演藝圈情侶玄彬和孫藝珍認愛,成為新 年熱搜話題。 每日生活中,打開 Netflix,強勢放映 著《黑道律師文森佐》、《我是遺物整 理師》、《驅魔麵館》、《我的上流世界》 等夯劇,致使韓劇迷追劇成癮;電視頻 道播放著實境韓綜節目:《尹食堂》、 《看見你的聲音》,帶著韓迷體驗韓國 美 食、 生 活。 在 流 行 音 樂(K-POP) 中,不論女團或是男團:防彈少年團、 TWICE、Blackpink 的歌曲,韓迷更是 耳熟能詳。面對這股在台灣的「韓流」 (Korea Wave)現象,不得不說韓國 流行文化已充斥我們每日生活中。

「韓流」自 1990 年開始襲捲亞洲各 召 開 台; 緯 來 戲 劇 台、 東 風 電 視 台、 國,其中不論中國、香港、台灣、越南、 Channel V 等電視台也大量引進韓國綜 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甚至到日本, 藝節目。 皆受到韓國流行文化的洗禮。面對韓國 面對韓流在台灣所掀起的文化現象, 流行文化的亞洲橫掃,韓流在台灣,以 其對台灣帶來的影響,即是致使台灣的 閱聽人(韓劇、韓國綜藝節目、韓國流 韓劇與流行音樂為幕後推手。 2005 年,台灣受到《冬季戀歌》、 行音樂的接收者)從跨國文本的收視脈 《大長今》、《藍色生死戀》等韓劇創 絡中,躍升成為「韓迷」、「粉絲」身份。 下高收視率的影響,感受到韓流的第一 並且,他/她們每天沉浸/浸泡在各種 波高潮;隨後,2009 年韓國男子團體 不同的媒體中,挪用韓國跨媒體文本的 Super Junior 的「Sorry Sorry」亞洲爆 意義,讓自己置身於韓劇場景的跨地想 紅流行歌曲;女子團體 Wonder Girls 的 像、韓式生活的消費實踐。 「Nobody」歌曲在台灣掀起舞蹈模仿 同時,韓流文化在韓國影視產業的產 製流程中,以罐裝/整套的方式傳輸 熱潮,更將「韓流」推至第二波高峰。 再者,韓國流行音樂持續在台灣作為 (偶像於韓劇演出、參加韓綜實境節目、 韓流深化的製造機,乃與韓國影視產 主唱韓劇主題曲),讓韓迷以全套的方 業、偶像工業結合帶動台灣進入韓流的 式消費韓流文化。如上述,韓流在台灣 第三波。隨之,2006 年八大娛樂K台 所造成的影響,亦為台灣帶來不同生活 以全天播放韓國戲劇,及綜藝節目為號 層面的商業契機,包括伴隨韓迷對韓國

日常生活的實踐想像,台灣街頭巷尾出 現各種韓國飲食、文化商品、韓式服飾; 媒體則充斥韓劇、韓國流行音樂、韓國 綜藝節目、韓式產品廣告的播放。 更甚者,為滿足韓迷的韓星崇拜,舉 辦連串的粉絲見面會、應援團以及跨國 演唱會,也為相關業者帶來無數商機。 再者,呼應「韓迷好想去韓國」的圓夢 想像,台灣的韓語補習班、旅遊觀光業 等異業合作,也皆拜「韓流」所賜而興 起。以上討論,皆不容忽視韓國流行文 化在台灣所掀起的軟實力。 (作者為玄奘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十日 星期四

3

浴血奮戰

世界上許多生理女性,因無法負擔月事所需生理用品費用,且 缺乏取得生理用品資源管道,導致疾病及影響心理健康,此現象 被稱為「月經貧窮」,近年來引起國際關注。蘇格蘭為解決 25% 女性 難以負擔生理用品的困擾,於 2020 年免除衛生棉、衛生棉條等生理 用品營業稅或增值稅,後通過《生理期用品免費供應法》,成為世界 上第 1 個提供免費生理用品的國家。 除蘇格蘭外,印度超過一半以上女性以不健康方式使用衛生棉,且 因感染問題與歧視,造成失業及無法上學。因此印度更早於 2018 年, 取消 12% 生理用品稅率,以幫助女性繼續求學與工作,藉此消除月經 貧窮;澳洲則在婦女團體長年推動與倡議下,於 2019 年取消衛生棉 與護墊的 10% 稅金。 在台灣,1 片衛生棉價格約在 30 至 40 元間,台灣女性平婦女救援 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認為,雖單價不高,但費用長年累積下來,對經 濟困難的女性而言,仍為一大負擔。據小紅帽〈台灣女性月經經驗問 卷〉顯示,台灣女性平均 1 年,需額外花費 1 千 860 元購買生理用品。 不僅如此,勞動部在 2020 年〈我國兩性薪資差距〉統計中指出, 台灣女性平均每月總薪資比男性少 1 萬 110 元,在此經濟落差下,卻 需額外負擔生理用品費用。立委江永昌強調,女性生理期屬自然生理 現象,不應對此課稅;再者,女性社會地位長期處於劣勢,不應讓 其在稅制上亦處不平等狀態。 因此,江永昌 2020 年偕同立委林宜瑾提出《加值型及非加 值型營業稅法》第 8 條修正草案(以下簡稱修正草案), 擬取消衛生棉、衛生棉條、護墊、月亮杯等 4 種生理 用品營業稅,盼減少女性經濟負擔,進一步彰 顯兩性平等意識,而目前修正草案已完 成一讀程序。

正草案通過雖能減輕女 性經濟負擔,及落實性別平等, 卻會使財政部失去一項稅收來源,商家也須額 外針對生理用品處理報帳事宜。除草案實行帶來的 行政成本,只將女性用品納入免稅項目,也引起公平性 疑慮,成為草案推動的阻礙。 國家對營利事業營業額徵收的稅,被稱為營業稅。由財政部向 商家課徵總營業額 5%,商家再將被徵收稅額轉嫁至商品售價中, 導致每一項商品內含營業稅額,難以獨立計算,因此江永昌表示,免 除生理用品稅額受限於台灣稅制,執行上較為困難。 與台灣營業稅相比,英美因採增值稅較易推行生理用品免稅。江永昌解 釋,英美增值稅針對物品交易價格課稅,依商品價格 5% 向消費者徵稅。舉 例而言,價格 100 元商品將被課 5 元稅金。由於商品價格與稅額分開計算, 若要針對特定商品取消或調降稅率,較為容易。 台 灣 大 學 法 律 系 教 授 柯 格 鐘 進 一 步 指 出, 免 稅 商 品 不 需 報 稅, 若 免 除 生 理 用 品 稅 額, 將 使 商 家 額 外 花 費 時 間 與 人 力, 獨 立 處 理 其 報 帳 事 宜。 他 解 釋, 由 於 免 稅 商 品 及 須 報 稅 商 品 要 另 計 營 業 額, 為 讓 免 稅 商 品 從 進 貨 到 銷售,皆能與報稅商品作區隔,須為此特地建立系統,更增加營業商家行政負擔。 此外,柯格鐘指出,修正草案推動的免稅項目單一,且受惠民眾較為特定, 一旦通過,財政部將失去一項稅收來源,還需協助商家建立免稅系統,增加行 政 成 本。 因 此 他 認 為, 生 理 用 品 免 稅 的 效 益, 遠 低 於 各 單 位 花 費 的 成 本, 立 法 院審議修正草案時仍需加以權衡。 除營業稅制導致單一用品免稅困難,推行生理用品免稅亦需考慮公平性。財政部國 庫署副署長顏春蘭曾於 2017 年表示,生理用品若納入免營業稅範圍,將引發奶粉、 尿布等民生用品,也須納入免稅行列的要求。但江永昌認為,生理用品與女性生理 構造息息相關,有著不可替代與必需性,女性考量個人衛生及社會觀感,只能使 用生理用品,沒有其他選擇。 目前法案停在一讀階段,江永昌說明,財政部基於稅制特性及稅制優惠 的公平性,恐不易支持生理用品免稅的推行。但他仍希望藉由修正 草案,弭平社會中性別不平等,並協助女性解決生活中不便。

修正法案雖尚未三讀通過,但民間團體及地方政府 仍致力消除月經貧窮現象。舉例而言,小紅帽協會正 針對部分女性提供免費衛生棉;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則擬在 6 月,於 校園中發放生理用品。柯格鐘提及,若由政府撥款發放定額消費券、 衛生所發放生理用品,或比照敬老愛心悠遊卡,專門記點供女性兌換生 理用品等,皆是對抗月經貧窮的可行方案。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規畫於今年 6 月,在 10 所國中校園內,由學校老師當 面發放生理用品,並結合健康教育,進一步落實性別平等精神。然而,杜瑛 秋擔憂,公開發放生理用品,可能導致領取衛生棉的女同學,被發現正值生理 期而感到尷尬。她建議,統一在每月特定日期發放,讓全部女學生一同領取, 方能解決對號入座的問題。 不過,目前生理用品的發放,僅針對特定地區的學生,要使發放行為涵蓋更多 族群,江永昌建議,地方單位若有意願及足夠預算,應由公家機關或衛生所提供, 以顧及所有台灣女性。杜瑛秋補充,統一發放應提供多樣款式、材質、尺寸的生理 用品供女性選擇,避免造成民眾領而不用的浪費行為。 在不改變稅制的前提下,政府也可考慮其他方法,減輕女性購買生理用品的負擔。 柯格鐘說明,直接撥款發放定額消費券,或比照敬老愛心悠遊卡,由公家單位逐月 匯定額點數,限定兌換生理用品,甚至由衛生所直接發放,皆為未來可行的方式。 月經貧窮與女性權益及性別平等息息相關,杜英秋強調,無論推動免稅,抑或實際 補助、發放生理用品,都與國民的性平意識有關。若男性無法理解女性生理構造,便 會認為只推動生理用品免稅並不合理也不公平。 因此,要促進不同性別之間互相理解,可從健康教育中多加著手,讓學生清楚認識 不同性別身體構造,了解生理期、生理用品功能及種類,再進一步說明生理期帶給女 性的生理與經濟負擔。杜英秋期盼透過教育,促進男性對生理用品的了解,及提升 對生理用品減、免稅的認同。


草根之美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十日 星期四 舞台車沿襲電子花車演出方式,不只表演熱辣舞蹈,也與台下 觀眾進行大膽互動,導致情色成為舞者的代名詞。但現今舞者 不再穿著暴露衣裳,更不再和觀眾有親密互動,而是在 每一場演出投入大量心血和活力,盼社會有 一天能放下成見,重新認識她們與 舞台車表演的魅力。

標籤纏身 難獲認同 大眾多將電子花車舞者視 為 性 工 作 者, 並 抱 持 情色、裸露的既定印象。 1980 年 代 開 始, 電 子 花 車業競爭愈加激烈,舞者 開始褪去身上衣物吸引 觀眾,成為媒體報導的素 材,也因此被貼上長久標 籤。即使身負既定印象, 今日仍有許多舞者於各大 廟會活動揮灑汗水,期望 能在舞蹈中悠遊自在。 電子花車最初用於喪葬場 合,後因酬謝神明需求增加, 開始穿梭於各大廟會、喜慶場 合中,透過樂隊及舞蹈表演炒 熱現場氣氛。1980 年代中期, 電子花車市場逐漸飽和,為吸引 觀眾目光、增加收益,原先穿著 開衩旗袍表演的舞者們,不僅改 穿短裙、熱褲,更在脫衣舞及性 感挑逗的鋼管舞蹈中,逐漸將衣 物褪去,最後只剩下性感內衣及 丁字褲。 在當時,敢於互動的舞者較易 獲得觀眾青睞,為增加工作機 會,與觀眾的互動愈發大膽。 如 坐 在 觀 眾 腿 上 磨 蹭、 搖 晃,伸手進入觀眾褲襠, 試 圖 撫 摸 生 殖 器, 或 將 觀 眾 的 頭 塞 入 胸 中, 皆是舞者常利用的 手段。隨著時代演 進, 電 子 花 車 現

主編 / 康萱 記者 / 蔡昕霈、藍誼軒、楊曼伶

表演形式 有所轉變 舞台車舞者們透過精心準備的 舞蹈和服裝,帶來不同於以 往的表演內容。試圖翻轉現今大眾 及媒體對於舞者煽情、裸露的印 象,並讓眾人明白他們不只敬業, 更是努力充實自己的一群人。 舞者表演內容和服裝正在改變, 已不再表演脫衣舞。筱雯解釋,北 部舞團多使用流行歌曲編排鋼管 舞及團體群舞,只剩中、南部少 部分舞者,會與觀眾進行較親密 互動。小雲補充,服裝也不再走 性感路線,多以改良式旗袍、水 手服等貼身衣服,展現身材曲線。 舞者在鋼管上看似輕鬆自在的 旋轉、劈腿,皆源於背後辛苦磨 練。小雲說明,鋼管舞需具備一 定柔軟度與肌力,才能展現乾淨 好看的動作,也較不易受傷。為 了登台,她特地報名 10 堂以上專 業鋼管舞課程,以精進自身實力。 即便花費許多時間訓練,小雲在 初期上管時,仍因杆上劈腿不夠 俐落,經常手腳破皮、瘀青。 在舞台車表演中,團體排舞也是 常見表演形式之一,通常以時下流 行歌曲、MV 舞蹈編排動作。相較 個人鋼管舞,團體排舞更講究畫 面整齊度,因此十分注重團員間默 契。筱雯表示,1 支團體舞蹈至少 需花費 1 周練習,成員們只能利 用休息時間配合團練,不斷地修改 動作與走位,為觀眾帶來更完美的 演出。

現今舞者以呈現完美舞蹈為優 先,親密互動已非演出重點。舞 者在保持專業的同時也會保護 自己,避免大面積接觸觀眾身 體。小雲提及,僅有主辦方 要求炒熱氣氛時,舞者才會 與觀眾拍照、互動。筱雯也 強調,若觀眾伸手想非禮, 她會握手應對,避免過多肢 體接觸。 舞者不只花費許多心力 練 舞, 正 式 演 出 時 也 常 遇 到各種問題。筱雯說明,大 型室外舞台車表演時間長達 8 小時,有時需在中午炙熱的 陽光下表演、有時則從傍晚開 始工作直到深夜。不僅如此, 舞者也須具備因應臨時狀況的能 力。筱雯在某次表演中摔倒,因 不忍心中斷演出,並未立即下台處 理傷口,而是站穩腳步,強忍身體 疼痛、面帶笑容,直到演出結束。 即使舞者服裝、表演形式皆 有所轉變,卻仍有部分民眾對 此加以謾罵。筱雯曾遭人批評 「不三不四」,甚至對其穿著 指手畫腳,但她早已坦然,並認 為應是批評者需改變思想。小雲則 表示,舞者現今已與外界所想不 同,不藉賣弄風騷吸引觀眾。舞 者們雖明白這份工作會被貼上 標籤,但他們選擇不去理會 負 面 評 價, 並 專 注 在 熱 愛 的舞蹈上。

依車體不同分成吉普車、搖滾車等 種類,表演形式仍以舞蹈、鋼管舞 為主。其中,因舞台車舞台空間較 大,表演人數及形式更加自由、豐 富,1990 年代起成為市場主流。 當脫衣舞及鋼管舞成為電子花車 主要展演形式後,相關負面新聞便 隨之而來。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 鄉研究所教授王志弘說明,早期報 導內容多描寫電子花車舞者從事性 相關工作,媒體現今則以「清涼歌 舞秀」、「爆乳鋼管女郎」等字眼, 當作新聞標題,成為電子花車與低 俗、情色畫上等號的因素之一。 由於電子花車帶來情色、裸露形 象,使多數家庭較難接受子女從事 相關表演工作。舞團「KiGaLady(以下簡稱 KGL)成員小雲, KGL」 目前擔任吉普車及舞台車舞者。即 便吉普車舞者不需與觀眾互動及演 出鋼管舞,卻遭家人以薪水不穩 定、穿著清涼衣著為由反對,使得 小雲必須在家人面前,隱藏舞台車 舞者的身份。她坦言,「不敢想像 和他們說了之後會怎麼樣」。 KGL 成員筱雯也分享剛入行時, 由於家人希望「女孩子不要在外拋 頭露面」,為此雙方總爭執不斷, 後續冷戰長達半年。直到家人看見 她為工作投入的心血,及對跳舞的 熱忱,態度才由排斥轉為接受。不 僅專程載她至表演場所,也會觀看 演出。家人的轉變讓筱雯相當開 心,慶幸家人願意接受這份工作。

偏見襲來 低俗與暴露的聲音 如尖刀刺入心臟 衣著,不再裸露 舞蹈,投入心力 絢爛燈光下

不畏成見 堅持自我 舞

者們為每場表演投入許多 時間與精力,卻因媒體報 導使得大眾印象只停留在賣肉 跳舞,因此希望新聞媒體不再 以「三點全露」、「鋼管撩陰」 等字眼形容舞台車舞者。他們 相信憑藉自己的熱情,能夠讓 親友及大眾轉以平常心看待, 並發現舞台車的美。 面對外界不解的眼光,小雲 認為,自己與一般舞者無異, 只是表演場域不同,期盼大眾 不要用特別眼光看待她的職 業。筱雯表示,希望觀眾不再 將舞台車表演定義為低俗舞 蹈, 而 是 用 欣 賞 藝 術 眼 光 看 待,也期望大眾親臨現場觀看 演出,或許多一點接觸,便能 發現他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與 活力。 多虧舞台車舞者們,廟會、 各大活動總能維持熱鬧與歡樂 的 氣 氛, 舞 者 們 不 僅 舞 技 優 秀,活潑開朗的個性也總能感

染現場情緒,讓台下觀眾與他 們一起揮舞雙手、擺動身體。 筱雯說,舞台車上的動感音樂 及絢爛燈光,使她盡情舞動身 體、展現自我,變得更加耀眼。 雖時常受到誤解及批評,但 筱雯認為,能將自己熱愛的舞 蹈當成職業,十分幸運。從業 8 年間,她擁有一群忠實粉絲, 不僅來到現場為舞團成員應 援,還送上飲料與小禮物,也 曾從南部坐車北上看她演出。 舞蹈與粉絲,是支撐筱雯繼續 從事舞台車表演的原動力。 「 做 好 自 己 的 演 出 就 對 了!」筱雯強調,唯有認真對 待每一次演出,才有扭轉大眾 心中根深蒂固想法的可能。她 不後悔成為舞台車舞者,也不 會因外界評價而改變自身選 擇。她笑稱,未來若要介紹自 己 的 工 作, 會 自 信 地 遞 上 名 片,並說「您好,我是一位表 演舞者。」

早已不同以往 只想人們 用心感受 我化蛹成蝶後的舞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