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A380之前另外九大短命商業創舉

A380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空客A380其實從來沒有真正直衝雲霄

空中客車( Airbus)決定停產「巨無霸」的消息在業內根本沒有人感到驚訝,因為幾年前就有這種傳聞,而且自2007年首航以來這條線從未盈利。

事實上,從第一天開始這個世上最龐大的客機就在與體型較小而效率更高的機型競爭。

空客集團在A380項目上的投入估計有250億美元。

如此規模的失敗,在A380之前也不少,決策失誤的也不乏像空客集團一樣的國際大公司。

Pepsi Blue bottles

圖像來源,Pepsi

圖像加註文字,百事可樂Pepsi Blue's run was short-lived

百事藍可樂

百事藍可樂2002年問世,2004年壽終。

誕生時為隆重其事,百事可樂重金請到流行樂壇歌后布蘭妮·斯皮爾斯在青少年市場代言。

但「小甜甜」也無法挽救的是一個致命傷:設計失誤。藍可樂用的顏料在許多國家屬於禁用的食品染料。

賣不動就難免啦。2004年在美國停產後,印尼和菲律賓還能看到藍百事。

Note 7自燃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Note 7自燃

三星 Galaxy Note 7

2016年8月,三星的大屏、高端手機Note 7問世不久就遇到安全問題:自燃、爆炸。

最廣為人知的一次是在美國西南航空公司一架航班上的Note 7手機自燃。兩個月後,三星在全球召回250萬隻Note 7。

儘管三星一再表示排除了隱患,但馬上又出現電池過熱問題,這個系列隨即被徹底拋棄。

Zune MP3音樂播放器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Zune 始終無法挑戰 iPod 的市場龍頭地位

微軟 Zune

蘋果的MP3 音樂播放器 iPod問世後不久,微軟推出了自己的播放器系列。

客觀地說,微軟 Zune 有些性能甚至是 iPod 不具備的,比如用戶間無線分享。

但因為Zune始終未能撼動蘋果的市場壟斷地位,2011年壽終。

北京警察駕思維車巡邏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Segway 思維車(又譯攝位車)終究未被大眾市場接納

Segway 思維車

2001年,Segway 思維車(港譯攝位車)在歡呼聲中問世。這款兩輪電動代步工具,讚譽者說,將為人類出行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

它的問世在美國是電視直播的盛事。發明者指望每周能賣出10000輛。

結果,七年過去了,總共只賣出30000輛。

事後分析,主要原因是價格與市場對產品的預期脫節,定價高,用戶的期望值也高,結果就賣不動了。

不過它沒有停產,還活著,只是轉型為面向特定的小眾市場,比如安保和戶外休閒。

Netflix 信封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Netflix 前身是經營DVD出租業務的公司

Qwikster

2011年,流媒體服務供應商 Netflix 還在起飛階段,首席行政官黑斯廷斯認為需要保留公司起家時的業務 — DVD光盤出租。

Qwikster 就這麼出現了。最開始是同一個屋檐下的兩間屋子。

後來,公司決定把兩家分拆開,讓Qwikster 獨立出去,用戶需要另行付費開戶。

一個月之後這件事就黃了。不僅如此,有80萬付費用戶憤然退訂Netflix,局面異常危急。

耐克的智能手鐲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耐克的智能手鐲(FuelBand)沒用

Nike 智能手鐲 FuelBand

耐克的本業是做運動服和鞋帽,2012年嘗試進軍高科技市場,推出智能手鐲 FuelBand)。

可惜評論界和客戶都不看好這款創新產品,它問世後也沒能觸動主導市場的競爭對手產品FitBit。

2014年,耐克宣佈FuelBand停產。

Aibo

圖像來源,Sony

圖像加註文字,死而復生的 Aibo 能成功嗎?

索尼機器狗 Aibo

索尼的機器狗 Aibo 很早就問世了,1999年。它可以對100個指令做出回應,還能說話。

可以想見當時的轟動:問世不到一小時就被搶購一空。但是,Aibo從來沒有給公司掙到一分錢利潤。

2006年,索尼決定停產Aibo。2018年, 風向有變,索尼宣佈Aibo死而復生。但3000美元的價格標籤令大部分人卻步。

EV1 car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EV1 電動車需要在溫暖的氣候條件下才能正常工作

通用汽車(GM)的EV1

馬斯克的特斯拉不是世界第一款批量生產的電動汽車,這個名頭屬於通用汽車的EV1。

EV 11996年在美國問世。但受技術局限,這款車喜熱怕冷,在寒冷地區無法工作。

因此,它上市後只在加利福尼亞和亞利桑那這兩個州銷售;四年裏賣出1100輛。

EV1 在1999年壽終。

2005年的特朗普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特郎普大學(川普大學)為特朗普總統帶來官非

特朗普大學(Trump University)

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2005年曾嘗試涉足高等教育。他要把如何在房地產市場 掙錢的技能傳授給大家,為此創辦了特朗普大學(又譯川普大學)。

2010年,學校因受到欺詐指控訴訟官司纏身而宣佈關閉。

2017年3月,已經進白宮的特朗普總統以2500萬美元了結了這宗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