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gks.org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暢銷展
  • 電子書
埃及五千年:文明起源與王朝興衰的故事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埃及五千年:文明起源與王朝興衰的故事 (電子書)

The Story of Egypt

  • 定價:850
  • 優惠價:595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最身歷其境的古埃及文明巨作★
埃及考古權威、BBC歷史紀錄片《不朽的埃及》首席主講人——喬安.佛列契
她曾發表找到「娜芙蒂蒂木乃伊」而引發轟動。

  神秘的古埃及擁有眾多神話傳說,而在神話概念中確實包含有歷史真相嗎?在關於埃及的一片迷霧當中,這個疑問的答案正變得越來越明確!

  跟隨埃及考古權威喬安.佛列契的腳步踏入考古現場,從古蹟遺址和墓室中出土的文物拼湊出蛛絲馬跡,聽她還原壁畫上訴說的愛恨情仇、日常生活以及古代慶典儀式,觸摸木乃伊身上遺留保存的所有細節;埃及真實起源的關鍵和要素,將完整呈現眼前。

  喬安.佛列契以不同的感官方式,帶我們與古埃及相遇:
  壁畫、神廟、盜墓者……到最後的法老,跳脫現有研究框架邊界,
  突破以往聚焦於男性主導的帝王和祭司,描述更平衡、更少見的古埃及真貌,
  以科技、文獻、考古的視角進行推敲,將已知的碎片連綴成更真實生動的歷史!

  本書以古埃及的王朝為軸線,實地考古發現和專業文獻為依據,並追蹤歷史變遷中自然地理的影響,呈現古埃及每個王朝的更替,全面揭開揭開這個人類古文明的興衰:
  *為何後繼的法老會成為「盜墓者」,潛入先祖們的墓室?
  *王室為了維持血統純正與合法行使統治權,造就出多少匪夷所思的婚姻關係?
  *有的法老木乃伊的受損非盜墓者所為,竟然是祭司搞的鬼?!
  *古埃及人配戴的飾品可說是「失傳的語言所殘留下的詞彙」,到底從中能探知什麼?
  *蠍子王看似來自神祕古老埃及的虛構人物,近年考古何以認定確有其人?  
  *墓葬是有效的時光膠囊,把最古老的埃及人帶回現代:陵寢的地理位置與規劃,當中的陳設與遺留物,都埋藏著怎樣的深遠寓意?
  *多達六十位君主的第十三王朝時期,為何出現了全新的木乃伊防腐技術?
  *很多辨識度極高的埃及元素,原來都是我們的誤解?!
  *女法老在埃及史上至少出現過十位,這些女性統治者在當時都扮演怎樣的角色、受到怎樣的待遇,擁有怎樣的情懷?
  *英雄、發明家、地方官員、惡棍、工匠等是如何開創埃及這個偉大的文明?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書中的故事都非野史戲說,透過實地考古挖掘、出土文物、地理勘景等真實且科學的角度,搭建出一個時間框架,貫穿古埃及幾千年的歷史,以全方位視角講述埃及考古的新發現——最古老的藝術型態與手法;開始製作木乃伊的確切年代;女法老在埃及史上至少出現過十位,卻總是被刻意抹除蹤跡;一覽法老與王后令人驚嘆的豪奢生活;托勒密王朝發展的精采過程;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之間的制衡機制……,這些古埃及的歷史與人物躍然紙上,呈現出極少見到的古埃及面貌。

  隨著對埃及早期歷史的考證越來越深入和精確,作者以客觀、權威、顛覆傳統的歷史敘事模式,對以往的推斷和誤解提出修正和更新,帶領讀者發現更貼近真相的古埃及歷史。將整個古埃及世界觀放在我們熟知且可以理解的歷史脈絡中。

好評推薦

  作者的熱情與學識無庸置疑,本書延續了她平易近人的一貫風格,一如她此前講述的紀錄片《帝王谷裡的生與死》。——《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喬安.佛列契教授極富熱情與感染力,本書探討的是她心目中「世界上最偉大的文明」。——《衛報》(The Guardian)

  這本書內容像極了真實的埃及文明:馬賽克技藝、全能、繁華,以及博學。想要終止在無盡的博物館中沉悶地漫步,進行一場身歷其境、令人信服的跨千年之旅嗎?這本書搶先做到了。——《報書人書評網站》(Bookreporter)

  全面調查了古埃及的歷史與文明。與杜比.威爾金森的著作《古埃及的興衰》相似,喬安這本書並沒有對埃及最後一個王朝的沒落點到為止,當中收錄了對托勒密時期引人入勝的研究,結束於克麗奧佩脫拉七世遭受羅馬的擊敗,對古埃及文明的介紹十分精采。——《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綜觀這段史詩般的歷史,著重於女性統治者的描述。敘述緊湊、清晰,以大量的出土文物作為例證。這位權威作家以井井有條的年表與生動詳盡的故事,將她淵博的學識娓娓道來。若有志於埃及學,本書會是最好的選擇。——《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作者帶領讀者有條不紊地穿越古埃及歷史,不論每位帝王的好、壞、或甚至演變(像是一些事件或權力下放),作者都有簡單卻又精采的細節描述。明確來說,作者藉由文物呈現出「活歷史」,對歷史有濃厚興趣的讀者們,將會跟隨作者踏出的每一步。——書目雜誌(Booklist)

  本書圍繞著法老王及其皇室成員展開,還包含織工、藝術家、屠夫、麵包師、釀酒師、花匠、香料調配人等。對於創造出木乃伊、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這個文明,作者擁有深度且全面的學識,若你對此有興趣,本書不會讓你失望。—《出版者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喬安.佛列契(Joann Fletcher)


  畢業於倫敦大學文學院,攻讀古歷史與埃及學,曼徹斯特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現為英國約克大學考古學院榮譽客座教授,英國哈羅蓋特博物館(Harrogate Museums)埃及古物顧問、威根博物館(museums of Wigan)考古學顧問,是現今最權威的埃及學家之一。出版過許多書籍,以及發表許多學術文章,尤以對克麗奧佩脫拉七世(埃及豔后)的研究著稱。經常參與相關電視節目,為許多博物館規劃埃及展覽活動。長期參與各地的木乃伊研究。

  2002年獲准探勘埃及古都路克索附近的帝王谷墓室,2003年宣稱於此發現娜芙蒂蒂王后(Queen Nefertiti)的木乃伊而引發軒然大波、橫掃媒體,隨後眾多相關紀錄片皆以她的推論為依據。她與團隊的該項研究結果,由Discovery Channel資助,該頻道並製作有關發現的紀錄片。

  她為《衛報》和《BBC歷史雜誌》(BBC History Magazine)及其網站撰文,當中包含於2015年獲得新媒體獎的「薩卡拉金字塔之死」。參與主導紀錄片《把艾倫製成木乃伊:埃及的最後秘密》(Mummifying Alan: Egypt's Last Secret,內容為徵求自願者於死後製成木乃伊,運用的是保存圖坦卡門遺體的防腐技術,成為首位以古埃及法製作的現代木乃伊),獲得英國皇家電視協會(Royal Television Society Award)科學與自然歷史獎、以及英國電影學院(BAFTA Award)特別專題類獎、國際廣播協會(AIBs Award)最佳科學獎。她參與的紀錄片眾多:《尋找娜芙蒂蒂》(The Search For Nefertiti)、《帝王谷里的生與死》等。

  在BBC於2016年推出的紀錄片《不朽的埃及》(Immortal Egypt with Joann Fletcher)系列中當任主講人,廣受好評,是全世界認識古埃及必看紀錄影片。2018年成為享譽世界的古埃及考古組織「埃及探勘學會」(EES)的駐地大使。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初始
第二章:撒哈拉熱帶草原:約西元前55,000~前5,500年
第三章:尋找水源:約西元前5,500~前3,500年
第四章:南北分治:約西元前3,500~前3,100年
第五章:兩方土地的男女主宰:約西元前3,100~前2,890年
第六章:焦點轉換:約西元前2,890~前2,686年
第七章:金字塔時代的興起:約西元前2,667~前2,613年
第八章:太陽的兒女:約西元前2,613~前2,494年
第九章:太陽神的統治:約西元前2,494~前2,375年
第十章:掠過太陽的陰雲:約西元前2,375~前2,181年
第十一章:兩方土地的無政府混亂期:約西元前2,181~前1,985年
第十二章:古典王國,中王國:約西元前1,985~前1,855年
第十三章:激增,分解:約西元前1,855~前1,650年
第十四章:分裂與征服:約西元前1,650~前1,550年
第十五章:黃金時代的黎明:約西元前1,550~前1,425年
第十六章:太陽神的巔峰:約西元前1,425~前1,352年
第十七章:太陽神的餘暉所及:約西元前1,352~前1,295年
第十八章:拉美西斯家族的統治:約西元前1,295~前1,069年
第十九章:衰退、崛起和敗落:約西元前1,069~前332年
第二十章:最後的繁盛:西元前332~前30年
歷代年表

 
 

前言

  這是關於埃及的故事,關於埃及的古代文明,最初如何產生,接著如何發展和繁榮,又如何明顯衰敗,最終在概念意義上走向末路的故事。

  過去數百年間,這個故事已經被講述了無數次;有多少人講,就有多少個版本。所以,本書就是我個人版本的埃及故事,重點圍繞在吸引了我一生的那些人物、地點與事件。

  如果說,埃及在相當程度上就是我的生活,其實也說得不錯。於我而言,古埃及人是十分熟悉的存在;以家裡的藏書、照片與長輩的戰時回憶錄,我得以接近他們。我的童年歲月,他們看似總在身邊,帶給我觸動,讓我畫出最早的圖畫;我為布娃娃穿衣打扮的樣式,我閱讀和收集的事物,也是來自同樣的啟迪。

  一九七二年,決定性的時刻到來:圖坦卡蒙專題展登陸英國。媒體掀起狂潮,那張驚人的黃金面具無處不在;任何法老時代的東西,都受到連篇累牘的報導,當時的古埃及學家頻繁成為報紙追逐採訪的目標。真的有人研究古埃及並以此為謀生之本,對我而言,這是既令人吃驚又非常美妙的發現,於是,六歲的我便宣告,自己也要做那一行。

  一九七○年代,英國約克郡(Yorkshire)的巴恩斯利(Barnsley)只是一座採礦業小城。我必須承認,對於在這種地方長大的女孩來說,古埃及學一定不是特別順理成章的職業選擇;那時的國民教育課程顯然還沒有古埃及的影子。學校的就業諮詢老師認為我被誤導了,苦口婆心地建議我,當老師或從事護理才是唯一現實的職業前景。與此同時,我向博物館專業人士與學者們尋求指引的信件也全都石沉大海。

  但我心意已決。十五歲,在這樣一個可塑性極強的易感年齡,我有了第一次埃及之行。這次旅行讓我神魂顛倒地迷上了那個國家,那裡的人,還有那片土地的過往。隨後,我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各學科成績達標,為的就是能被錄取,攻讀自己夢想中的專業學位及課程——埃及學與古代史。從本科起步,然後讀研。現在,我十分幸運能教授這門學科,另外與大學、博物館、考古學實驗室以及電視公司都有合作。當然,我也在埃及渡過很多時間,與我認領資助的家庭、朋友們,與我心目中埃及學領域的幾位英雄們,相伴相處。

  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令人目眩神迷的研究計畫,這些都是孩童時代的我完全不敢想像的,不僅重新發現過去,而且嘗試再造過去,以求進一步理解古埃及人是如何生活、如何死去,還有如何利用木乃伊的形式繼續存在,為未來存留自己。

  這份工作帶著我走遍了整個埃及,更遠到了葉門、蘇丹和南非,更不用說英國巴恩斯利、哈洛蓋特(Harrogate)和威根(Wigan)等地;不同地方的各種計畫,當然讓我開始質疑部分關於古埃及過往和彼時彼地人民的長期定論,這表示與更「傳統的」歷史敘事相比,我的古埃及故事勢必會有所差異。

  傳統的描述幾乎總是如此:一個精英族群從他們偉大河流的兩岸跳出來之際,已然完全成形,接下來,在進入西元元年之前的三千年中,他們保持與外界徹底隔絕的完美狀態,然後又倏忽消失,他們的消失與到來都神秘莫測,他們異域色彩強烈的玄奧遺產,對現代西方世界而言大多無法參透。

  然而,儘管古埃及是只有圈內人才勉強能懂一點的艱深話題,但古埃及人其實是最務實能幹和最具創造力的。他們對世界的看法(以他們的目光而言也相當合乎邏輯),真的不比我們自己的見解更稀奇古怪。

  比起一般看法,構成「古埃及」的所有元素在更早時期已經定型,持續的年代也更為長久,涵蓋的地域也更為廣闊,無疑遠遠超出了狹窄的尼羅河谷,也遠遠超越了傳統埃及學諸多成果的拘囿。

  此處我們將時間向前推移,擺脫原有的框架侷限,越出現有的研究邊界,突破以往只聚焦於男性主導的帝王和祭司,完成這本更為平衡的埃及故事。

  跨越數千年,跨越不同的大陸和社會階層,這是一則最初由氣候變遷和人口遷移為起點的故事,接著在非常特別的地理環境繁衍茁壯,那是一片沙漠,由一條偉大的河流澆灌了當地生命,河流兩岸豐饒的沃土孕育了世上最輝煌的文明。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60573
  • EISBN:978626746053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9.0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自由與利益的百年鬥爭|從極端對立中找到「甜蜜點」,揭示世界未來的可能走向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