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gks.org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

特写:端午粽香沁宝岛

2024年06月09日11:00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在新北深坑老街的一家肉粽店门外,人们排队购买粽子(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承昊 摄

  在新北深坑老街的一家肉粽店门外,人们排队购买粽子(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承昊 摄

  新华社台北6月8日电 题:端午粽香沁宝岛

  新华社记者王承昊、章利新

  取两片清香粽叶,翻折成漏斗状,将油亮的糯米填入其中,再放入吸饱酱汁的香菇、蛋黄、花生,以及大块卤肉,包紧后用细绳一捆……仅二三十秒,一颗个大料足的道地台湾传统肉粽,便出现在王玉铃的手中。

  端午节临近,记者走进新北深坑老街,只见古香古色的街道两侧,现蒸现卖的肉粽泛起阵阵香气,买粽子的长队蜿蜒开去。王玉铃所在的“丽芬肉粽”始于1911年,“创于清宣统三年”的招牌醒目地挂在店门口,百余年的传统口味到她手中已是第四代。

  宝岛食粽,有咸甜之分,亦有南北之争。王玉铃一边忙着包粽子一边介绍说,台湾的北部粽,米像“油饭”一样多经油拌炒,肉也先经卤制,包入粽叶后再蒸熟;南部粽则是生米生肉包制后水煮。“其实台湾粽和闽南的口味比较像,毕竟文化都是大陆过来的嘛。”

  店门外,从台北专程前来的孙先生各买了5颗南北肉粽。他说:“端午节一定要一家人一起吃粽子,口味倒是次要的,关键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不能丢。”

  在台湾,说到粽子,不得不提到台北南门市场的老字号商铺。“南园”“上海合兴糕团店”“立家湖州粽” 各家店铺前的排队人潮爆满;湖州粽、客家碱粽、广式裹蒸粽……来自大江南北的各式粽子,是老饕的解馋必吃,令人一见垂涎。

  “半个多世纪,我们坚持传承道地江浙口味,家乡口味一直没变。”“南园”食品店店员钟小姐告诉记者,湖州粽源自浙江,造型呈长条形,也有“枕头粽”之称,目前店里销量最好的是“湖州鲜肉粽”“湖州豆沙粽”等老式粽子口味。

  年近七旬的台北市民张先生是这家店的老主顾。“小时候端午节吃粽子都是家里长辈亲手做的,现在年纪越大,就越怀念这传统的味道,既是粽子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张先生说。

  这是6月6日在台北南门市场拍摄的制作好的粽子。新华社记者 王承昊 摄

  这是6月6日在台北南门市场拍摄的制作好的粽子。新华社记者 王承昊 摄

  端午节前一个月,走在台北街头便已能嗅到端午的气息,步入各大超商或是街边点心饼铺,会发现各式粽子早已摆上货架。

  细心留意,风格各异的新式粽子可谓别出心裁:加入鲍鱼、蚝干等高端食材的“佛跳墙粽”,以榴莲、巧克力、咖啡冰激凌为内馅的“Q弹冰粽”,用绿豆、薏仁、紫米替换糯米的“养生粽”

  倘若吃腻了“古早味”,也总有一款新式粽子适合岛内民众。保留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的粽子让传统节日添了几分新意,也更能抓住年轻人的味蕾。

  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应景推出新展“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端阳时节”,展出故宫精选的端午相关文物,以“夏日传说”“重五故事”“收藏端阳”“天中同乐”“鲲岛端午”五大主题,揭密端午节和屈原的传说起源,带领民众探索传统岁时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代台湾人怎么过端午节?台湾知府余文仪于乾隆年间主修的《台湾府志》在《岁时》篇中记述:五月五日当天,民众于清晨燃稻梗一束、门楣间插上艾叶菖蒲,“彼此以西瓜、肉粽相馈遗”。

(责编:刘洁妍、崔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